时间:2016-08-17 作者:555edu.cn 来源:阳光高考 点击:24
(2)确认自己就学类别的渠道
学生在进入高等学校就读后,如需获知并确认自己的就学类别,可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查询自己的学生身份、就读信息,证实自己的就学类别。
所以,对以计划外招生的名义向家长收取费用,组织学生入学,实际上往往是故意混淆不同类别形式的高等教育,以普通高考计划外招生为名行高自考或成人高考补习班之实,是一种欺骗行为,考生家长务必小心。
骗术四:以“定向招生”名义行骗
解读:“定向招生”是主要为了一些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建设人才的需要,在招生录取时适当降低分数要求但须指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称为定向生。近两年来,定向招生计划数已大为缩减,学校也主要只限制在少数部委所属重点院校范围内,各地方所属高校一般不再安排定向生招生计划。在招生录取时,生源必须是填报过定向志愿的,有的甚至还需考生事先与毕业去向单位或招生的高等学校签署协议,参加政审、特殊要求的体检等等。在录取开始后,一律不再为考生办理定向生招生补报手续,也不为高校增加定向生招生计划。因此,在录取开始后的过程中,以“定向生招生指标”为名,为考生补办定向报名手续、安排增办定向招生计划、按定向生降分录取,根本就不可能。近两年每年都有借此向考生家长行骗的案件发生,考生家长应向所在省市招生主管部门详细了解相关政策规定,防止上当。
#p#
解读:随着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扩大,目前不少学校经过批准都在进行“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试点。从整体上看,通过学校自主选拔录取的人数已占全部录取考生人数的0.2%左右。高校在组织自主选拔录取的过程中,由于招生对象(学科特长、学业优秀生)的不同,招生测试的组织方式不同,信息发布的内容及时间也不同,考生家长有时感到不得要领,致使一些不法分子乘机“主动”上门为考生家长“服务”,谎称可游说学校有关部门,增加自主招生指标,骗取家长钱财。对此,考生家长应高度警惕,并应注意:无论参加哪种“自主招生”,都要仔细阅读学校的有关通知,所有事项都在通知中注明,如有疑问可直接询问学校招生办公室;无论哪种类别的自主招生,考生都需到校参加面试或考试,录取结果都可在学校网站上查询,对录取过程各校都有一整套操作规定及规程,绝非个别工作人员可以操纵。因此,凡有人主动向家长提出提供“自主招生”的所谓服务,其动机都涉嫌不可告人。学生及家长如认为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受到不公或发现有违规之举,有权向学校纪检部门或省市招生主管部门申诉,并获知答复。
骗术六:“认识招生工作人员可以保证提档录取”
解读:在实行网上录取后,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招生录取都是使用大体相同的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批准的录取工作信息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对于录取过程的各个环节及步骤作了许多逻辑限定,对相关具体工作人员的操作指令设计了逻辑校验,对录取结果还要进行逻辑复检,所以,对绝大部分考生而言,其录取结果在相当程度上是系统运行的逻辑结果。另外,在实行网上录取后,录取的办公方式有了根本变化,学校已不再派出工作人员到省市招生录取办公地点,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情况已不存在。网上录取开始后,一个学校在各省市的生源状况、拟录考生信息都反馈到学校机房,学校招生办公室一目了然,提档线如何划定,招生计划是否需要调整,学校有关部门领导坐镇机房即可直接对接各省市的招生管理部门,信息是直通的,已不存在“中间工作人员”。这种录取工作方式将中间过程减少至最少,几乎不存在因信息不畅给个别工作人员造成的“可乘之机”。对于需要调整招生计划甚至降分录取的情况,在工作程序上,需要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集体研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省市招生主管部门按规定批准才能进入操作过程。工作人员权限方面,有关领导要签字批复或批准,承办工作人员要核实具体情况并签字,具体操作人员按指令操作后也要签字负责,工作程序的逻辑限定使工作人员的越权行事已无可能,如有工作人员恶意违反,轻则当即停职调离招生工作岗位,重则开除公职,因此近几年还没有发生过工作人员主观故意违规操作的情况。考生与家长应对网上录取的程序、网上录取的办公方式、网上处理招生计划调整的工作过程有所了解,慎重对待“认识招生工作人员”可以保证提档录取的说法,以免上当受骗。
骗术七:假冒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
解读:假冒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许诺将来可以享受军官待遇等进行诈骗。2008年起,军队院校已停止以任何形式招收地方委培生。凡是以“地方委培生”、“自费生”等名义进行军校招生的行为,均属欺诈,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
骗术八: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
解读: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有的甚至伪造省级招办录取考生名册和高校录取通知书。这样的录取通知书不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也不会通过教育部门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更拿不到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