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17 作者:555edu.cn 来源:福建招生考试网 点击:4
三、应注意的问题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来看,高中生要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科学的三年学科规划实施学科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学习参与方,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应对所学学科内容和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其次,学生针对相关学科不同级别的考试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学生要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和比较准确的研判。第四,学生应对所在学校的学习安排和各科教师的教学特点有所了解。第五,学生必须与相关教师和家长保持良好的和谐关系。第六,规划中任何形式的补课都应视为学校教学的补充。
教师的作用。众所周知,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是绝大多数学生获取学科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学校教育又都是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过程来完成的,教师的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和成绩的关键。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从学校教育角度讲,校方和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承担最大的责任。任课教师必须对对所教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方面,乃至对家庭教育施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学生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和考试的直接参与者和结果的承受者,他们必须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也只有他们自己才可能对自己的学习真正负起责任。学生是制定学科规划和实施学科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
家长的作用。协助孩子做好日常作息,保持家庭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榜样。不要管孩子的学习!(参见《家长不必管孩子的学习》)
学科规划是针对学生一个长达三年学习周期的计划,学生必须对所学学科内容和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对学校的学习安排和各科教师的教学特点有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才有可能制定出符合学科特点的规划,否则,学科规划就是盲目的,学科规划的偏差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学习成绩。学科管理是动态的,是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变化,需要不断地调整,这要求学生要不断地对各科的学习状况进行总结,调整各学科的学习计划、学习重点和学习时间,以实现学科规划的总目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家长都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是引导者,应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替代学生做决定。同时教师在学科知识和能力方面相比学生堪称“学科专家”,又有多年的考学经验和资源可供学生参考和使用,所以,学生与相关教师保持良好沟通,寻求教师的帮助是绝对必要的。任何对校方和任课教师的不认同、不信任和逆反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损害学生和家长的最终利益。学生必须和相关教师及时沟通,和家长保持和谐关系,才可能使学科规划的制定和学科管理的实施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更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有可操作性。
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你坚持到2019年!
你也可以上北大!从现在开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