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级中学政治老师王瑱23日晚7点做客网站考生可在线提问
时间:2010-04-27 作者:555edu.cn 来源:高考网 点击:46
福州高级中学政治老师王瑱23日晚7点做客网站考生可在线提问
- [主持人](18:59:51): 各位考生及家长们,大家晚上好!这里是福建省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gaokao.fjedu.gov.cn/)2010年福建高考复习名师在线访谈节目。高考进入最后40多天的冲刺阶段,有不少学生情绪开始波动,特别是省质检后,部分学生对接下来的40多天应该怎样复习政治有些茫然。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福州高级中学政治老师王瑱为大家讲解冲刺阶段复习要领。也欢迎大家踊跃提问,积极参与。王老师,您好。 [王瑱老师](18:59:51):大家好。
- [主持人](19:00:02): 当前冲刺阶段的复习,考生总体上应把握哪些要领?[王瑱老师](19:02:33):这一阶段学生的复习达到一定的程度,知识点基本已经掌握,进入补缺补漏的阶段,建议学生可以拿出考试说明,把有把握的知识点划掉,看看还有什么缺漏。保持平稳的心态很重要。
- [主持人](19:00:19): 有考生问:哲学的主观题答案不严密,怎么办?[王瑱老师](19:02:26):哲学主观题分为:点对点和大包抄,所以做题之前要先判断题目的类型。如果是点对点,哲学原理的每句话都要结合材料,特别是方法论部分。如果是大包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尽量用一句话概括,重在对材料的分析。
- [主持人](19:00:37): 有考生问:省检题哲学题的答案怎样规范?[王瑱老师](19:02:55):世界观在前,方法论,材料。
- [主持人](19:00:52): 很多学生做题时在题目给定角度后,不知道题目给的角度包含几个内容。那在复习的时候应如何抓主干知识,并掌握相对应的小知识点呢?[王瑱老师](19:04:52):考生应学会“点数”。比如省质检《文化生活》的题中要求从“文化影响人” 角度作答,学生如果不懂得“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来源、表现、特点、作用,并从中选择符合题意的角度,那么就很难拿高分。所以,我们在最后一个阶段的复习不能像前面几个阶段一样再一个个知识点细细过,这已经是重复劳动,效果不佳,现在我们要抓住主干知识,回忆每个知识要求我们掌握几个小知识点,每个知识点是什么。如:财政主要的知识点有3个,分别是收入、支出、作用。科学发展观主要掌握2个知识点,分别是:要求、贯彻落实。文化多样性主要分别是: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态度、传播。传统文化主要知识点有4个分别是:表现、特点、双面作用、继承。通过这种“点数”的方式,我们可以明确知道我们现在所读的知识到底什么时候使用,怎么用,并且可以防止在回答“点对点”的题目时出现漏点。
- [主持人](19:03:03): 有考生问:老师,今年应该关注哪些“时政时事”呢?高考有没有具体要求呢?谢谢[王瑱老师](19:04:43):“时政时事”主要作为背景,在高考当中没有专门考“时政时事”的题目。所以我们不必针对“时政时事”做太多的复习。主要还是课本、原理掌握的运用。去年高考福建卷,就几乎没有涉及到热点的时政,太热点的时政反而有回避的可能。
- [主持人](19:03:14): 当前阶段考生应该如何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王瑱老师](19:24:58):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包括下级知识、同级知识和上级知识。我们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切忌单个知识点单个知识点的读,要把知识联系起来,现在的学生习惯性认为,知识的联系就是向下延伸,就造成一部分学生挖的“坑太深”但“洞太少”。所以,我们在把握知识联系时除了考虑知识内部的联系,还要掌握知识与同级知识和上级知识之间的联系。(见下图)以宏观调控为中心,下级知识是:手段、目标。同级知识是市场配置资源,上级知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财政为中心,下级知识是:收入、支出、作用。同级知识是:个人收入分配(财政是国家收入分配),上级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 [主持人](19:03:37): 有考生问:哲学部分应该重点掌握哪些原理,谢谢[王瑱老师](19:06:2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特别注意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发展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民群众观点。
- [主持人](19:03:48): 有考生问:老师经常说要联系材料答题,可是我看了材料 其中隐含的知识很难把握 怎么办 [王瑱老师](19:09:53):经济生活要注意逐字逐句的提取信息,直接还原为经济学术语。政治生活要注意主语的对应,将材料中的信息按照人民、人大、人大代表、政府、共产党进行分类。哲学要关注设问所提的问题,可以先排除哲学知识,对设问进行作答,再提取出哲学道理。文化生活也要求能够逐字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 [主持人](19:04:14): 有考生问:老师,怎样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主观题是不是只要把符合题目的点全答进去得分率就高?[王瑱老师](19:13:26):从选择题来看获得的信息越少,受到的干扰越小。所以建议从选项看起,然后看设问进行必要的排除后,如果还得不出答案,才看材料。特别是组合选择题,首选排除法。用完排除法后,如还有选项无法判断,回到材料中,找寻材料所考察的关系。正确答案所考察的关系一定和材料一致。主观题尽量多写,但一定要将与题目最接近的写在最前面,不能平均用力,作答时,可以先找个切入点,描述与接入点相关的知识。再看材料,进行补充,高考中一定要注意材料的使用。
- [主持人](19:09:26): 有考生问:老师:您好!这次省质检我考了83分,选择题全对,解答题39题被扣11.5分,选考题被扣5.5分,我想再争取提高7分左右,不知该怎么做?新闻联播需要天天看吗?我每天花了半个小时看报纸,会太长吗?考试说明该如何看?谢谢:如果要提高必修部分的分数比较小,选修可以提高至8分左右,所以读选修时,要注意课本句子的记忆,尽量不用自己的语言作答,读的细致一些。但基本上政治要提高到90分,可能性不大。可以花更多力气去其他学科,效果更佳。新闻联播不需要天天看,报纸也不需要,考试主要还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如果要看,建议看政府的工作报告。记忆部分,专业术语。《考试说明》主要在第一轮复习中使用,第二轮不宜再使用《考试说明》,最多只能用来确认知识是否有遗漏。第二轮复习主要是处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不要在单个知识上挖太深。
- [主持人](19:09:35): 有考生问:怎样才能答好政治高考的主观题?[王瑱老师](19:21:29):高考主观题主要要花较多的时间在审题上,确认题目到底在问什么,看到题目时不要马上反应答案,要将与题目有关的知识点先罗列出来,然后根据材料选择能够使用的知识点。然后再开始作答,一定要注意在平时就准备一些常用的句子,不能每句话都到考场上现场想。注意找好切入点,以切入点为出发点,先回答下一级知识,再扩散到同级知识,也要注意上级知识能否使用。一定要注意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有时并不在课本上,要从材料中总结出部分的答案才能使答题更加完整。要把答案构成联系,不要使答案过于的零散。
- [主持人](19:11:21): 有考生问:做选择题时,我经常会在两个选项间犹豫不决,不知道选哪个怎么办 [王瑱老师](19:22:18):这时要仔细分析材料中考察谁与谁的关系,再看选项考察谁与谁的关系,关系对的就是正确答案。
- [主持人](19:11:41): 有的考生在考场上常常在语言组织方面花了很多时间,那平时需要准备好一些常用的句子,以缩短做题时间吗? [王瑱老师](19:16:01):常用的句子要做好准备,不要再考场上现场想。文综的考试时间很紧,每一道题都不可能花很多时间,所以一些常用的句子我们要实现做好准备,每个主干知识准备1-2句,如,消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生产发展。劳动者:提高素质、合法权益保护、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鼓励自主创业。共性的句子准备一些,到考场上根据个性的材料稍微变化,可以节约考试时间。
- [主持人](19:13:31): 有考生问:时政部分怎么复习 谢谢[王瑱老师](19:31:19):时政部分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复习,时政知识主要作为背景,不考察纯实事的题目。所以只要拿1、2个时政知识将它进行4个模块的扫描,训练基础知识与时政知识相结合的能力。建议有时间可以阅读政府的工作报告,了解一些政治术语的使用。
- [主持人](19:13:48): 有考生问:09哲学主观题和选修似乎偏了些,你是如何看待的?还有与去年相比,都说今年政治的选择会提高难度,你认为主观题还会象去年选修出现"依法治国"二级知识的考点?最后只有40多天了,对于本科临界的复习提些建议吧.[王瑱老师](19:35:07):哲学题较偏这种情况不太常见,但是给我们的信息是哲学比较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所以要注意在今年的高考复习中,点对点的知识复习。选修复习主要侧重政体比较,美国政体的一些特征和国家结构形式,以及国际组织的宗旨和中国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仔细复习党的领导的部分,这样复习会比较全面。去年的选择题,难度比较低,今年有提高的可能性。根据去年高考的试卷和今年省质检的试卷,二级知识还是有可能考的,对于本科临界生建议复习最有潜力的科目不一定是政治。
- [主持人](19:15:21): 有考生问:做外省往年的高考试题和模拟题有用吗?[王瑱老师](19:36:24):我们基本还是关注本省的试题,因为本省的考试说明和国家考试大纲还是存在着不同的地方。知识点的侧重有所不同,选择题可以做,问答题不宜做太多,这一阶段务必要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
- [主持人](19:15:36): 有考生问:感觉知识点太多了,很零散,怎么才能把这些知识点系统化呢 [王瑱老师](19:39:39):以一个知识点为支点,然后找出与这个知识点最相近的知识,再从这个知识扩散出去。比如以生产为知识点,与它相近的知识点是消费,生产关系,企业和劳动者以及投资,这样就建立起一个以生产为中心的知识框架。以这个知识框架为基础,可以延伸二级知识甚至三级知识。可以以同样的原理,建立已分配、价格、资源配置为中心的知识框架,然后再讨论分配交换消费生产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资源配置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把经济生活4个单元构建到同一个框架中。
- [主持人](19:16:30): 有考生问:总复习过程中,应该如何更好地使用各地市质检和省质检?[王瑱老师](19:42:24):主要是根据各地市的质检和省质检的考题找出最核心的考点,这些核心考点在省质检时是选择题,在高考时会作为主观题的考点。同理,省质检是主干题的考点,在高考时会考选择题。还要注意省质检题目的设问角度,有时政治的主干知识点就那些,但可以有很多角度可以设问。如:如何树立政府的权威,那么它也可以从人民的角度考察如果帮政府树立起权威。
- [主持人](19:22:49): 考生应该掌握哪些应试技巧?请王老师提些建议。[王瑱老师](19:29:38):(1)首先要严格控制答题时间,建议政治选择题不超过10分钟,主观题一题不超过7分钟,且审题的时间最好要多于写的时间。(2)选择题使用排除法优先,排除时看的材料越少受的干扰越少,所以看题的顺序是:看选项(排除本身就错误的选项)——看设问(排除部分无关选项)——材料(不得已才看)。(3)主观题要从设问开始看,而不能从材料开始看,解题步骤是:判断考哪个模块——题目问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意义)——判断是点对点还是大包抄——判断切入点——找联系(点对点的题目找下级知识,大包抄的题目下级、同级、上级知识都要考虑,并在稿纸上简单列点)——根据材料或设问删除不用的点——作答——根据材料补充(注意扣题)。
- [主持人](19:29:29): 有考生问:老师好,我先问下有关政治国际组织该怎么复习?是直接背书上的知识点,还是其他方法?考试的时候,总觉得题目很偏,很怪,都是很细小的知识点,谢谢老师:国家与国际组织考试时切入点很多,主要要把握住知识的共性,比如:考三权分立、两党制以及资本主义政体的实质,在答案中都要包括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利益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这些都是共性的,不需要分开记忆,复习时主要注意4个方面:各国政体的比较、美国政体的几个特征、国家机构形式(要注意国家统一,名族团结问题)、国际组织(特别是与中国关系密切的组织,如:欧盟、联合国的宗旨,这只能是记忆的)。
- [主持人](19:30:30): 有考生问:老师,我知道回归课本,但现在时间不允许~!不知道你能不能说个大概复习结构框架?我们也有针对性复习?[王瑱老师](19:48:36):不能回归可能就找出各个单元最主干的知识,先讨论这些主干知识之间的联系,再以主干知识为支点,回忆具体知识,到最后阶段回归课本不如回归选择题。每一两天可以定时定量做选择题的练习。
- [主持人](19:48:36): 非常感谢王老师,在节目的最后请老师对考生们说几句话。明晚做客福建省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gaokao.fjedu.gov.cn/)2010年福建高考复习名师在线访谈节目的嘉宾是国家心理咨询师、福州市心灵绿洲工作室心理咨询师谢文华,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王瑱老师](19:51:02):最后40天,心态很重要,其实最基本的知识大家都已经掌握。大家要这样告诉自己,如果还有知识的缺漏,这样一定不是重点知识。只有摆正心态,再最后的复习中我们才不会慌张。每一天的复习,都要有具体的计划。然后按时按量的完成计划即可,不要慌张的试图将所有的知识都掌握,而要把以掌握的知识掌握的更加准确!
|
|
|
发表评论